惊蛰各地区有什么饮食习俗

黄历吧

请输入关键词:

惊蛰节气

惊蛰各地区有什么饮食习俗

各地饮食习俗

1、惊蛰吃梨

惊蛰吃梨是最常见的一个饮食习俗,有不少地方都有这个说法,尤其在北方地区多见。梨与离同音,在惊蛰这天吃梨,意为与害虫别离。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,春雷始鸣,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。民间素有“惊蛰吃梨”的习俗,天气乍暖还寒,仍比较干燥,人容易口干舌燥、咽痛音哑。加上一些细菌开始活动繁殖,很容易患呼吸道疾病,表现为咳嗽咳痰。梨既可以生津润肺,又可以止咳化痰,并且富含果酸、铁质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C等,特别适合惊蛰食用。

2、惊蛰做煎饼

在山东的一些地区,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,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。

3、惊蛰做肉笼

肉笼是北京及周边地区对肉卷的称呼,因为其形状像龙,所以也叫“肉龙”。很多家庭会在这一天,自己动手做肉笼吃。

4、炒豆

在陕西,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。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,发出噼啪之声,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。

5、惊蛰煮芋头

煮芋头——赣南闽西一带的客家人,在惊蛰这天要在热水中煮带毛的芋子、炒黄豆(代表消灭多种虫害)。芋头多是煮着沾糖吃,做法简单,还算是粗粮,好吃又健康。至于说到糖,按中医说法,春天肝气旺易伤脾,从惊蛰始要多吃甜食养脾。

6、醪酒

春天到来,人的全身汗毛孔也开了,西北有些地方在惊蛰节要家家户户喝醪酒、吃鸡蛋煎饼拌芥末汁,驱除身体积存的寒气。鸡蛋煎饼拌芥末对我们没啥吸引力,但家里正好有自酿糯米酒,滤去醪糟后就是醪酒了。醪酒喝得全身暖,不由想起那句童谣:“惊蛰过,暖和和,蛤蟆老角唱山歌”。

惊蛰的传说

春雷乍响,惊醒了山上的沉睡的白虎,它前后弯腰,拉伸着任、督二脉,左右摇摆,活动着肝胆二经,活动完毕顿感腹中无物,便径直扑到山下的村边准备进村觅食,忽见村里有许多长着獠牙的白虎,正和村人交谈,虽然听不清是何内容,但能看见村人频频向白虎点头,白虎大骇,心想:一觉醒来,村民怎么能和老虎成朋友了呢?看样子,村民是不能惹了,如果惹了,村里的这群白虎非把我吃了不可。再仔细一瞧,每个白虎满嘴血染,下巴上还滴滴溚溚流个不停,心里暗地捉摸:如果我现在出去,必被这帮吃撑了虎耻笑,人家吃的是血嘴肠满,我这儿还饥肠辘辘,确实是即失面子又丢人,咱也丢不起这“虎”啊,随即转身回山,继续酣睡,不再下山祸害百姓。百姓们看到白虎下山,心中非常恐惧,不敢乱言,不敢胡说,以免惹虎上身,遭其报应,虎走后,村民们相见如宾,不多是非,日子都过的其乐融融。祭白虎的风俗,从此在惊蛰这一天开始流传。

春雷震震,也惊醒了一窝蛇鼠,因为蛇鼠一家嘛。蛇对鼠说:外面香味飘来,你我分兵两路,你带你的部下,到河南从地洞中出入,我带我的随从,在山东从瓦椽下进出,各不相碍,出去后各行其是,各取所得,你看如何?鼠曰:我看这个行。随即两股部队都跟着自己的领导分路行进。蛇速很快,即日早晨就到达了山东,煎饼的香味早已吸进的蛇的腹中,头蛇忍将不住,把头长长地伸在椽瓦之外,意要探个究竟,只见黑烟腾起,直扑口鼻,进入肺中,随大叫一声:吾命休矣。即肺炸而死,落地被剁,其残余见此景均惧,然后下梁、洞遁,再不敢冒犯。另一鼠队,在洞中长驱直入,直逼河南,经数日到达后,鼠头随后轻轻拨开洞口浮土,准备探看,岂料迎面横来一扁平之物,正中迎香穴,被打回洞中,横尸在地,二头目大怒,口喊“报仇也”,即冲即看,如出一辙,也被拍回,幸好不中要害,只是有点头晕,清醒后曰:河南真是出匠人,打仗用鞋底也,整不过,撤。随即带领部队前往陕西,到了陕西境内,听到地上不知何物,噼叭乱响,鼠队大骇,因前吃亏,二头不敢轻举枉动,随即召开鼠委会,经过认真分析,得出鼠委的最后决定:由于陕西更出神人,早已料知鼠队的到来,不但已有准备,而机关枪还在不停的扫射,且弹药充足,因此决定,鼠队返回原地,全部放假长休,不再扰民,天下从此和协。至此以后,百姓每逢惊蛰,都流传着摊煎饼、炒豆子、打小人的风俗。

春雷滚滚,更惊醒了蝼蚁虫蚓,蚁头说:既然老天的把们闹醒了,我们也该出去做点事了,我们虫多势众,虫多力量大,天不怕地不怕,只是中原大地已被蛇鼠占领,我们只能去西南,那里是山区、丘岭地带,有广袤的地盘,有充足的食物,特别适合我们生存。蝼蚁们以排山倒海之势,在蚁头的带领下,顺小溪,走灌木,翻山越坡的来到了广西,潜入了一个农庄,听到一个农家小院里传出了“炒虫子”的合声,蝼蚁们悄悄地靠近,顺着门缝朝里一看,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,只见这一家人围着一口铁锅,手里拿着勺子或铲子,不时地敲着锅沿,把锅里的虫子翻的稀里哗啦,嘴里不停的吃着虫子,并不时发出“炒虫子”的声音,蝼蚁们一看大惊失色,蚁头说:都楞着干什么,等着让人炒吗,还不快跑。顿时,蚁群如涌流急退,瞬间无影无踪,从此呆在深山里,再不敢踏出半步。从此,老百姓在惊蛰就有了“炒虫子”的风俗,最后动物保护协会以保护野生动物为由不让炒了,人们只好用炒豆子或玉米来代替一下。

节气别称

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“启蛰”。《夏小正》曰:“正月启蛰”。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,日本仍然使用“启蛰”这个名称。

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“启”,为了避讳而将“启”改为了意思相近的“惊”字。同时,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“雨水”的顺序也被置换。同样的,“谷雨”与“清明”的顺次也被置换。

汉初以前 立春—启蛰—雨水—春分—谷雨—清明

汉景帝代 立春—雨水—惊蛰—春分—清明—谷雨

进入唐代以后,“启”字的避讳已无必要,“启蛰”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。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,大衍历再次使用了“惊蛰”一词,并沿用至今。日本与中国一样,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“惊蛰”。此后,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。“启蛰”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。

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
相关内容
猜你喜欢
黄历日历万年历
中国老黄历查询